嘉慶16(1811)由鹿港仕紳蘇雲從發起,鹿港海防同知薛志亮捐俸倡建。

 

薛志亮  江南江陰縣人(江蘇江陰市)乾隆五十八年(1793)癸丑科三甲第三十四名進士。可惜於嘉慶十八年(1813),轉任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,履職不久,卒於任上。

 

    早期對鹿港開發貢獻卓越者,大部份是中國派往台灣的官員,但是台灣曾經被日本統治50年,每次鹿港邀請日治時期,鹿港日本官員(街長)的後代前來,總是讓我感慨萬千。我們應該嘗試找尋一下,滿清時期對鹿港真正無私奉獻的偉人後代,緬懷其先人曾經用心耕耘於斯。

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 文武廟中的武廟創建以後,香火延續不墜的主因,除了關聖帝君跨越儒、道、釋以外,民間亦傳說關公擅於算數,守信用,講義氣,所以商人尊稱「武財神」,鹿港又是商業發跡,自然香火興旺。

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 求財不一定要擠到竹山紫南宮,或許您悄悄來到鹿港武廟,靜靜的祈求,財神爺一定聆聽得到。 

 

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 大門乃神明進出,為免大眾不知禮儀,以箭門(葫蘆型)分隔。台北行天宮的大門就直接關上,許多廟宇考慮空氣的流通,與良好的採光,大部分加一扇箭門區隔。鹿港媽祖廟是因為每天都有進香、會香團體蒞臨,所以大門敞開。

 

    

 

      一般神明都有左右的陪祀神,與神明同方位來說,大部份是「左文」「右武」。武聖關公左祀關平,文身打扮,手拿官印。關平在三國演義中為關羽的義子,正史乃其親生兒子。

   

 

    

 

     「右武」則為手拿長刀的周倉,周倉是三國演義中虛構人物,原為戰亂中的山賊,後為關羽所降服。

  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鹿港解說員粘清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