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港日式宿舍聚落群改善與活化計畫探討   解說員 粘清課 撰

緣起

     有鑒於當前地方首長為爭取上級預算,冠冕堂皇的計畫書,俟計畫完工後,公共建築無法附合實際現況,致不能善加利用,造成浪費公帑,後續的維護管理更是雪上加霜,原本的美意,反成地方財政的重擔。

     本人非公職人員或專家學者,徒市井小民拙見無法上達,惟身微近乎民情,基於愛鄉情懷,寥抒己見。殷盼此計畫案不與他方鸚鵡學舌,能再創鹿港新氣象。

計畫位置

該處位於清治時期鹿港貿易主要河道,南側的洛津國小原名「烏魚寮」是先民最先落腳的浮洲。北側為鹿港貿易經商的發源地,現為鹿港古蹟保護區,主要為埔頭街與瑤林街所構成,是目前台灣示範老街最為成功的案例。該河道於日治時期淤積,日本政府有計畫招募地方壯丁,從護安宮後方的楊橋公園,村莊輪流人工開鑿完成今日的福鹿溪,鹿港地區居民稱為「新港溝」,因此河道寬敞筆直,促成日後鹿港民俗才藝活動初期龍舟比賽最佳的河段,可謂帶動鹿港觀光的轉捩點。

鹿港日茂行位處早期台灣海峽與鹿港溪的轉角,造就日茂行一躍清中葉台灣中部的富商。以另一個角度思維,就像今日鹿港中山路與第一市場轉角的「玉珍齋」雷同。貿易河道淤積是造成鹿港從絢麗歸於平淡的主因,舊河道闢為今日的郵局,與鹿港地區早期日籍軍公教人員宿舍聚落,該聚落經過歷史的更迭,大部分為台灣退休教職員所長居,與鹿港老街僅以同為舊河道,今日已闢為「成功路」緊鄰,以發展觀光的角度來看,佔有絕對的優勢。

未來活化探討

一、前言:

鹿港文化古蹟的興起,肇於鹿港「青商會」舉辦全國民俗才藝活動,與歌手羅大佑的一首「鹿港小鎮」匯集全台的目光,觀光人潮洶湧而來,可謂「無心插柳 柳成蔭」。鹿港文學詩人施文炳等詮釋「十宜樓」等景點與鹿港新八景的創作,著實為鹿港重新建立文人雅士的地位。

台灣目前老街營造成功,都有個共同點,產權為「私有」,私有的店家,幾乎等同活化,販賣的東西,隨著市場與潮流變化而改變,店家更是絞盡心思,力求創新,吸引錢潮。彰化花壇台灣民俗村與福興榖倉其制式的展現,無法滿足現代人求新求變的需求,雖多次力圖改變,卻落得「狼來了」的窘境,已經喚不回遊客垂憐,尤其福興穀倉倒是成為各單位「成果發表」展現政績,消耗預算的好地方,情何以堪。

鹿港日式宿舍聚落,絕佳的地理位置,與獨特的建築風格,其產權屬鎮公所所有,如何跳脫公有制式管理的缺失,是未來努力的方向。

二、活化建言:

  1、推動「我家就在森林邊」:

       早期鹿港建築物低矮,緊鄰海邊,秋冬海風強勁,導致自然綠化稀少。現今新生地的增加,鹿港外海不斷外移,氣候相對穩定,相形之下,夏季日益炎熱,導致休閒旅遊往溪頭、阿里山、清境等山區移動。但自從921大地震以後,山區不斷傳出土石流,因此暑假 密集的颱風警報,大大影響山區旅遊人口。鹿港老街與中山路牽涉到私有店面的營業, 導致綠化推行困難。本聚落群屬公有地,且尚未完工開放,正可落實縣府政策「我家就在森林邊」,移植大樹,廣植花木,營造平地森林的感覺,是扭轉遊客對鹿港夏季炎熱最佳的發揮點。

  2、鹿港工藝家的進駐:

       鹿港自諭工藝家的故鄉並不為過,起因鹿港是滿清第二個開放與大陸往來的港口,造就許多郊商快速累積財富。台灣是個移民的社會,當人們從故鄉攜帶家鄉的神明或平安符,在落腳地能夠安居樂業,自然會用最好的建材,聘請技藝精湛的匠師,為神明籌建華麗的廟宇。技藝派系的競爭,是提升鹿港工藝家水準的主因,為鹿港留下精緻廟宇與文化古蹟,帶動今日大量的觀光人潮。

       鹿港屬海埔新生地,既無山林,也無石料,但是故鄉福建「八山一水一分田」的地理條件,洽是鹿港「金糖銀米」最佳的去處。回程壓船艙的杉木與石材,成為匠師技藝發揮與傳承的墊腳石,從廟宇的建築雕刻與彩繪,延伸祭祀錫藝器皿與燈籠製作與彩繪,琳瑯滿目的延伸,奠立鹿港工藝的地位。

       近年來大陸工藝廉價傾銷,許多匠師為了養家糊口,不得不轉業另謀出路,有幸延續鹿港工藝的傳承,可謂慘澹經營,有翅難展,有關單位幾乎讓其自生自滅,給個獎有如送其一件外表華麗的衣裳,餐風露宿的日子,卻是無人聞問。

      新的統治者,為了去除過去思維,總是不加思索的去除而後快,日式宿舍有其居住價值,才得以倖免。今逢政府擴大內需,與觀光產業的營造,本計畫案除了見證台灣史的一頁,更讓鹿港文化古蹟活化,如虎添翼 ,也為鹿港工藝家找到棲身之所,除了展示技藝外,傳承更是刻不容緩。  
  (一)、為了使工藝家的組織健全,減少公部門的介入,鹿港工藝家必須成立一個完善的協會,透過協會規章的運作,讓協會公眾化,普級化,世代交替,並得對公部門負責。協會應每隔時日,更替展覽,假日安排工藝家輪流現場施做表演,以吸引人潮,並得開班授徒,讓技藝得以延續,也許會造就中高齡失業者的春天。

 (二)、基本上,鹿港的戶外藝術表演台「凳屋」,如果站在藝術的眼光,其設立的位置,不予置評。但如定位戶外表演平台,那地點就明顯不當,因為該處並不是遊客停留的地方,除了舉辦活動外,不會有團體或個人願意在此表現或推銷自己。當然「凳屋」移到日式聚落,與其孤立一隅,不如移往此地,團體或個人皆能登記即興表演,但考慮鹿港夏季炎熱,冬季北風呼嘯,必須考量其方位,儘量朝向南方,並有遮蔭的鹿港微笑LOGO的圖案。

    此地理位置非常適合戶外表演,即使是個人的樂器演奏,相信也會聚集人氣,讓遊客多停下腳步,享受一下不一樣的感覺,並在當地設立遊客服務中心,允許客服人員販賣平價咖啡,志工有基本的收入,支應便當或交通費,讓志工願意永續加入,減少公部門的支出。建議客服中心也可計畫由鎮內解說團體輪流進駐,公部門不需ㄧ再培訓,又可增加該解說團隊的接團機會。

 

 

(三)接受領有證照的街頭藝人進入表演,一來不用經費支出,二來讓現場更多元化,附合現代人求新求變的旅遊型態,讓遊客願意一再重遊鹿港。

 結論

     期望這個聚落群能展現高格調,低姿勢,嚴格管控其他流動攤販的進入,讓國內外的旅人,遊覽鹿港文化古蹟,卻有歐洲旅遊的品質與感觀。

    解說員粘清課 ,名不見經傳,不喜交際,也不阿腴奉承,不支領政府薪資,但終究對旅遊市場比較敏銳,憑著傻勁簡列發表此計畫案的活化探討,雖無法公諸於世,無濟於事,但本人深愛自己的家鄉,也許愛之深,責之切,如言論有傷害諸位或團體,敬請諒之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鹿港解說員粘清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