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投稿鹿港時報    原文:    

    「海」是生命的起源,科學家探尋其他星球的水源,其實就是找尋生物的基本要件。我們常說「一府二鹿三艋舺」,全世界大城市的起源皆由魚獲與水運孕育而生,鹿港早期當然不能例外。那麼!今日的鹿港靠海嗎?我說不靠海,也許您會很納悶,但是真的不靠海,鹿港靠西濱61號快速道路,鹿港靠彰濱工業區。

      2006年開始,台灣不再以中國的思維,以農立國,教育部揭櫫台灣是「海洋立國」的主體,但是生活在海島的子民,卻是不了解海洋文化,倒是非常重視海鮮文化,讓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資源,在這短短的四十年中幾乎一網打盡。以前我們隨著季節的洋流,沿海捕捉當季的漁獲,現在我們的遠洋漁船追到它的家,用先進的大型圍網,滴水不漏的送進船艙的超低溫冷藏,保證我們隨時可以吃到新鮮的漁獲。

      科學家預測西元2048年以後,大海中的魚會在我們的餐桌上消失,這不是危言聳聽,為了避免魚群枯竭,以色列政府率先決定讓「加利利海」淡水湖休漁兩年,這真是值得嘉許的決策。我們必須重新思考,大海的資源是人類的共有財,我們必須訂定規範,才能讓漁業永續經營。

      今年彰化沿岸放養的花蛤,大部分被河豚啃食,因為食物鏈的關係,河豚的天敵鯊魚、狗母魚等被人們捕獲,人類對河豚沒有免疫力,我們不敢捕來吃,造成潮間帶大量繁殖。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,沿岸與海洋生命的臍帶河口,遭受嚴重的污染,讓鰻魚、鮭魚等往返的路線充滿荊棘,每年捕撈的鰻苗,逐年遞減。夏季快要來臨了,全世界的海灘經常傳出大量的水母,螫傷遊客,我們彰化沿岸的漁民,有時出海後,到處是水母,不敢下網,因他的天敵鯊魚、翻車魚(漫波魚)被我們捕來吃了,花蓮每年舉辦的的漫波魚季,真的值得我們深思。海龜經常誤認漂浮水中的塑膠袋是水母,另外我們經常發現擱淺的鯨豚死亡,解剖發現肚子全是垃圾,漁民告訴我,捕魚收網時去除垃圾的時間,比抓魚的時間多了好幾倍。

      我們何其幸運,黑潮(暖流)從南方流向台灣,經過沿岸形成湧升流,將太平洋蘊藏底層的營養鹽帶上來,引來魚群,形成豐富的漁場。這股冬季約為1824度,夏季約2230度的黑潮,也是我們台灣最大的溫度調節器。水的溫度調節功能是空氣的3000倍,讓台灣的子民生活在四季如春的寶島,我們要做到親海、愛海、知海,有效的管制漁獲,讓我們的海洋生生不息,不再哭泣。

 

※ 五月份 彰化縣的海洋生態 國小教師研習,南北分區舉行,我個人準備了很 多珍貴的相片與生態精華剪輯影片,但願能順利舉行,與各位分享知識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鹿港解說員粘清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